今天,讓我們一起走進“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”現場,走進“血戰上甘嶺”展區,走近那些凝固了時光、浸染過血與火的展品,走近展品背后,志愿軍以弱勝強、血灑疆場、保家衛國的英雄故事。
燒焦的樹干上,布滿大大小小的彈坑;小小的一盒黃土,里面竟有70多個彈片;一根200多米的電話線被炸斷了50多次,一個個線節,是志愿軍重連線路結下的扣。1952年10月到11月,上甘嶺,這片面積不到3.7平方公里的陣地,敵軍投入了60000兵力、190萬發炮彈和5000枚炸彈。
抗美援朝老戰士 陸柱國:在上甘嶺抓起來一把是什么東西,一個是碎石頭,一個是炮彈渣,一個是人的骨頭。
抗美援朝老戰士 任紅舉:美國他使的叫絞殺戰,他不是只打你前線,運輸線上傷亡也非常大。
敵軍的前后夾擊,讓志愿軍一邊經受炮火連天的生死考驗,一邊面臨著后勤補給的困難。在這張照片上,一名戰士從巖壁上接著滲出的水。但即便是這混合著血與尿的腥臭之水,戰士們卻經常一人也只能喝上一口。一天,連長張計發的戰友從戰場上撿到了一個蘋果。
抗美援朝老戰士 張計發:大家誰也舍不得多吃一點,我們八個人,整整轉了三圈,才把這么大個蘋果吃完。
如此嚴酷的條件下,志愿軍戰士擊退了敵人900多次沖鋒,殲滅敵軍2.5萬余人,涌現出了舍身堵槍口的黃繼光、拉響手雷與敵同歸于盡的孫占元、一人擊斃200多名敵軍的胡修道等戰斗英雄。
抗美援朝老戰士 林炳遠:一定要守著它,我們上甘嶺他就攻不破。
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編輯研究室研究館員 黃亦兵:我們人民志愿軍的戰士,不怕敵人的轟炸,克服一切困難,舍生忘死,英勇作戰,*后我們守住了陣地,打敗了敵人。志愿軍將士,他們是為了保衛我們的國家,是為了支援朝鮮人民反抗侵略,為了亞洲和世界和平,他們心中有祖國,有人民。
在血戰上甘嶺展區,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王梓霖,手里握著曾是志愿軍的太姥爺的照片??粗@面被打出381個彈孔的軍旗,他說,他想告訴已經去世的太姥爺,他們堅守的精神高地永遠不會被忘記。
中國政法大學學生 王梓霖:就像我太姥爺說的,因為我(志愿軍)的背后就是祖國和人民,用我(志愿軍)一個人的死,換來所有人幸福安居的新家。只有國家強盛了,祖國強大了,我們的人民才能幸福,才能繼續走向民族復興。我也是一名共產黨員,所以我一定要為這個國家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,小的時候(祖國)母親保護著我們,在我們成長的階段,我們也應該保護我們的祖國母親。
本文轉載自中國新聞網,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!